历经数年攻坚,怀宁县三桥镇成功摘除松材线虫病 “疫区” 标签,被正式授予 “拔点乡镇” 称号。这份沉甸甸的荣誉,凝结着全镇上下的汗水与智慧,更标志着这场生态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。然而,“拔点” 并非终点,而是守护绿色成果的新起点。为防止疫情卷土重来,三桥镇以 “防” 字为纲,构建起全方位、立体化的长效管护体系,誓将 “无疫” 金字招牌擦得更亮,守护好每一寸绿水青山。
织密 “天罗地网”,监测预警实现 “零死角”
三桥镇组建了一支由 6 名专职护林员、2 名林业技术员及数十名护林网格员组成的网格化监测队伍,将全镇 1.5 万亩森林划分为 8 个责任区,实现 “责任到人、任务上肩”。打破传统单一巡山模式,创新采用 “无人机空中巡查 + 地面 GPS 精确定位 + 挂设诱捕器” 的立体化监测手段:无人机每月对重点区域进行高清航拍,精准捕捉疑似枯死树踪迹;地面人员根据航拍线索,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取样,并通过专业 APP 即时上报。这张覆盖全域的监测网,让三桥镇拥有了 “千里眼” 与 “顺风耳”,确保任何疫情苗头都能被及时发现、快速处置。
筑起 “铜墙铁壁”,严防输入斩断 “传播链”
“外防输入” 是巩固成果的生命线。三桥镇联合交通、公安等部门,对进入辖区的货车实施严格管控:凡装载松木、松木包装箱、电缆盘等涉木产品的,必须持有有效植物检疫证书,并接受开箱查验。同时,对镇内 1 家木材加工厂及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实行严格备案监管,明确法律风险并签订责任书。通过 “逢木必检、逢车必查” 的铁腕执法,坚决斩断疫情外部侵入的所有可能链条。
下好 “生态大棋”,林分改造增强 “自愈力”
治病于未病,提升森林自身抵抗力是根本之策。近两年来,三桥镇投入专项资金,在拔除疫点的山场及关键生态区域科学开展林分改造:补植枫香、榉木、楠木等本地阔叶树种,累计改造纯松林近 1500 亩,逐步构建针阔混交的健康森林生态系统。这种 “以林养林” 的模式,有效压缩了松墨天牛的生存空间,为松林穿上了一层坚固的 “生物盔甲”。
备足 “应急锦囊”,快速响应筑牢 “防护堤”
虽已是 “拔点乡镇”,三桥镇的应急除治队伍始终保持临战状态。修订完善《2025 年三桥镇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》,定期组织培训与实战演练,确保人员、设备随时待命。一旦出现零星疑似疫情,能在 24 小时内完成现场封锁、取样送检、周边排查,并在 48 小时内对确认疫木进行规范化除治。这种 “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时无备” 的底线思维,成为守护成果的最后一道坚强屏障。
从 “谈松色变” 到 “满目青翠”,三桥镇的蜕变见证了科学防治与不懈坚持的力量。如今,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 “无疫” 成果,已成为全镇人民的共识与自觉。未来,三桥镇将以 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 的担当,持续深化巩固措施,让绿色 “成绩单” 转化为乡村振兴、生态旅游的 “通行证”,让青山常在、绿水长流,真正成为本地人自豪、外地人向往的生态福地。
(凌超群 )
配先查配资-配先查配资官网-配资平台app-正规炒股在线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